買不買房子這件事,其實沒有一定要怎樣
你的人生想怎麼過,只要不影響別人就無所謂
人生的自在度,並不取決於有無房子。
但很多長輩都會覺得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,其實這樣的思維從古代就開始了
宋朝文人葉夢得道:「一有便田好產,可買則買之,勿計厚值。譬如積蓄一般,無勞經營而有自然之利,其利雖微而長久,人家未有無田而可致富者也。」
翻成白話文就是,很多人想靠買房致富,或退休以後收租。
而且你們知道嗎?很多房東是不願意租房子給年紀大的人。
所以擁有自己的房子,還是相對有保障一點。
很多人也許會說,現在房子這麼貴,誰買的起阿?
其實房價居高不下,或是貧富差距這件事,從幾千年前的南北朝時代就有了
比如說,南朝有個王琨,在廣州買了一房子花130萬錢,但普通居民收入只有幾千,房價是卻是收入的幾千倍欸!
這樣有平衡一點嗎?並不是現在買房子才有壓力阿~
只是說過去沒有房貸這種東西,要買房子,只能給現金,買房可遠遠比現在困難多了。
所以我是覺得,付房貸的費用,等於高於房租一點而已(如果你不是買豪宅或是大坪數的話)
除了可以當作存錢外,起碼不會被房東驅趕
未來房價高漲的時候,或許也可以賺一筆,不過這也是取決你的眼光😌
以上的概念在台北市或新北市某些區域,基本上是正確的。
說了這麼多
我只是有感於疫情的關係讓我的新房子進度延宕而已😭😭😭